认知你的掌控感

发布时间:2017-10-31

所谓问题,就是我们知道想做点什么,但是不知道怎样做。也就是说:“某人想做点什么但眼下却不知采取何种行为以达成目的时,他就遇到了问题”。

我们陷入困境时,就会注意到自己遇到了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和你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我们自认有了一定的掌控感,我们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无助,那我们相应地就会表现得无助。所以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要有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

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将个人掌控的画为两个圆圈:一个大圆圈套着一个小圆圈。科维称大圈为关注圈,是我们关注且担忧,但是无法掌握的问题。小圈是影响圈,是我们觉得能掌控的问题。


QQ截图20170818145353.jpg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把问题归入关注圈中?

那基本上就是不理解问题或者感觉自己在解决问题中自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常常会陷入责怪他人的思维模式中。

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原因,就认为是意外或者有人故意捣乱。这是对失去掌控感所作出的最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应,然而理智告诉我们责怪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如果责怪的情绪无法快速处理,接着就会进入抵触,责怪是对外的,抵触是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例如我们会有意拖延项目开展的时间,或者推迟组织相关的会议或者接触,其行为模式就是回避。这些都说明需要改变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当你对某个问题负责,你就会感到这个问题呈现在你的眼前,你的主要优先事项可能就是尽快履行这份责任,履行责任的最好方式就是事先了解你究竟负起的是什么样的责任。把问题看成是采取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缺口是可以感觉出来的,解决问题让人精神饱满,心情愉悦。

理清事情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6W的原则:

1. 为什么(why):处理这个问题时目的是什么?有没有明智的目标(SMART目标)

2. 谁(Who):你对谁负责?你为了谁负责?

3. 什么(what):你现在处理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你对问题的了解有多少?你对问题的界定是否清楚?究竟需要你做什么?

4. 何时(When):是否有截止时间?是否有定期需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

5. 何时(Where):你的解决方案将会在哪里产生影响?你的责任延续到哪儿?界限和限度在哪儿?

6.  怎么做(Who):你得到何种授权?什么事情你可以做?你做事情有什么限制?你可以使用什么资源?你会得到什么样的支持?



作者:PMCOACH朱宏强

第五空间教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verd Designed by 5thspace.net      备案号:沪ICP备15017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