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分析CBAP七大工具第五名之——头脑风暴

发布时间:2018-03-29

业务要创新了,来个头脑风暴;团队项目遇到难题了,来个头脑风暴;甚至团队建设吃什么晚饭,也可以来个头脑风暴。 可以说,头脑风暴在工作当中都快被用烂掉了,绝对是娱乐干活;行走江湖之利器。

商业分析领域大家用了那么多次头脑风暴这个工具,那是否有系统化见过这款工具的使用说明书么?

估计很少, 而BABOK就系统化的向大家阐述了头脑风暴这款工具的详细情况,今天我们就简要来看下BABOK告诉我们头脑风暴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

商业分析工具头脑风暴

首先, BABOK 认为头脑风暴是用来培养创新性思考的一个优秀方式。通过头脑风暴能够产生相当数量新的idea以供后续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其实和大家平时使用这个工具没太大差别,大家天马行空,脑洞大开得去想,把尽可能的多的点子都罗列出来。

不过,BABOK认为哪怕是头脑风暴,仍然推荐了标准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阶段,会议中以及结束,相信结构系统化这三个阶段的的准备事项会能让大家更好的做好头脑风暴的工作。

商业分析工具头脑风暴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

1.开发一个清楚而简明的兴趣点;

2.需要对进行生成观点的时间有一个明确的限制,毕竟不可能无限制的风暴下去,但记住的一点就是参与的人越多需要的时间也越多;

3.需要识别出在会议中哪些人是引导者,哪些人是参与者;

4.务必对整个会议设置一个期望值以使他们buy-in到整个过程中来;

5.建立一套用于评估观点的标准,尽可能简单,直观。

第一阶段总结就是:明确目标,会议时间,人员,设置期望值并预先设立一套观点评估标准;

第二阶段是真正的会议阶段:

1.分享新的观点,但不要有任何的讨论,批判和评估;

2.可视化地记录所有的观点;

3.鼓励参与者富有创意,分享夸张的观点(我们常说的脑洞要大);

4.在规定时间内不要限制观点的数量,尽可能地多产生新的观点;

第二阶段总结则是:控制时间但不要限制观点数量和内容,脑洞尽可能的大的想,不做任何评论和讨论并务必可视化地记录所有观点;

第三阶段则为收尾阶段:

1.一旦会议规定的时间已到, 就需要使用之前定义好的评估标准针对观点进行讨论和评估;

2.创建一个观点的压缩列表, 合并观点以及删除重复观点;

3.将观点进行估值分类,然后将这个最终列表分发给合适人员;

第三阶段总结是:时间一到则使用预设置的标准进行评估,并将所有观点整理,包括合并观点,删除重复观点,并对观点进行估值分类,形成最终列表并分发给合适的人员;

实操当中,第一阶段可能会简化,但第三阶段则必须是要有的,否则会议成果就无法体现出来,但第三阶段可以是大家当面一起做,也可以会议结束和再进行。

当然, 尽管头脑风暴应用非常广泛,但实际也是有优点和缺点的。

BABOK列举了三个优点: 

1. 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启发出大量的观点;

2. 不做任何评判的环境能够更好的去做创新性的思考;

3. 在工作坊当中使用这种技术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参与者的进展感;

而缺点则更多集中在人的层面:

1. 参与的个体本身是否有创意以及是否有意愿参与是一个问题;

2. 参与成员的可能存在的政治因素会限制参与度;

3. 特别是有组参与者的时候,必须要让我们同意避免针对观点进行争论。

商业分析工具头脑风暴

可以说,头脑风暴是一个大家常用,好用的技能。但想要把它用好,仍然需要有完善的准备,执行和收尾,同时对于会议的组织,引导和管控需要注意,并考虑参与者的意愿及可能存在的政治因素。

而本人认为最重要是要为头脑风暴塑造一个开放,活跃,愿意分享并脑洞大开的会议气氛,以使整个风暴能够有大量针对目标有创新性,建设性的意见成果,而后续组织者的分析总结则直接影响后续的成果落地问题。

好了,相信我们通过学习BABOK针对头脑风暴的系统化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后续更好地使用这款利器。如果你对其他商业分析工具、商业分析师CBAP培训相关知识有兴趣,欢迎关注商业分析国内第一公众号:第五空间学习中心。

作者简介:

邬彦达

某知名儿科医生平台 CTO

第五空间商业分析师部落创始人之一

专注于技术管理,产品管理,数据管理,项目管理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verd Designed by 5thspace.net      备案号:沪ICP备150170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