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生存环境之“企业”

发布时间:2022-05-02

这是最近阅读《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实践指南》过程中,结合互联网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考和随笔,从企业、PMO、PM三层来写项目经理的生存环境。实际上项目经理的环境是多维立体的、理性感性交织的,层次很丰富。这里仅结合书本的框架做呼应。

第一篇:项目经理生存环境之“企业”

1.多实践赚到钱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业务形态,同一家企业不同阶段的业务形态也不一样,即使长期的业务形态一样,领导人和领导风格也会变换。所以,企业对项目经理的能力模型其实是动态变化的。但企业对项目经理的核心诉求中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少理论,多实践”。毕竟企业要活下来,必须要拿到结果,赚到钱。项目TL以及项目经理都要避免陷入纯理论的纠缠,少一点纸上谈兵,多一点说干就干。当然这个世间凡事都有例外,假如是项目管理培训公司,理论多多益善。

2. 高层需要一张图

高层管理者同时在处理很多事情,很难实时掌握某个重点项目的进展及关键的细节。在高层需要决策或者向更高层汇报的时候,项目经理提供的信息就很重要了。曾经有大PD说:你们(PM)要整理出战役信息全貌,这对高层非常有必要!

3. 新项目奇葩多  

企业把启动新项目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但新项目成功率低,原因有很多,包括:

1.之前没有做过,无案例参考借鉴,经验丰富的员工也不多

2.关键管理者的目标和意见不同,项目决策缓慢,甚至会取消

3.协作的部门及相关人员,不清楚自己的范围和职责

4.信息流动不通畅,有很多误解

5.无法获得所需的资源,包括足够的兵力投入

6.项目周期太长,目标成果闭环很长,领导层失去信心

7.事到临头,只能加班

1.jpg


互联网公司从组织形态,到需求流转都是“网状”的。网状结构从负面看,带来混乱和未知,比如临时才得知很重要的事情或需求。当然网状的组织也带来了灵活和弹性,包括释放个人最大的潜力,事情来了能快速调动组织资源,甚至进行跨国界的加班和战斗。

当然我也见识过杭州高科技初创公司《回车》居然加班很少,且业务还挺好。核心创始人晚上10点前基本上就呼呼睡觉了,改天请教秘诀。希望以后能PM团队、以及项目组的同学也早睡一会。

关于项目经理如何面对、适应、利用、改进企业办公环境,有什么尴尬的困境和机遇,请大家在评论区里提交分享。

注,插图日本国宝级画作《神奈川冲浪里》,来自《PMO实践指南》作者的家乡日本
内容来源:盲人摸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