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14
在PMBOK5.2收集需求的管理过程中工具和技术层面中的核心工具引导(Facilitation),说明适合采用引导技能的情境:JAD(联合应用设计或开发)、DFD(质量功能展开)和User Story(用户故事)。
PMBOK在此处提到的管理工具就是工作坊(Workshop)。也就是说提供各种不同立场、不同工作方式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形式和方法。第五空间对以下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定义、应用简要说明:
1.用户故事示对所需功能的简要文字描述,经常产生于需求研讨会。用户故事描述哪个相关方将从功能中受益(角色),他需要实现什么(目标),以及他期望获得什么利益(动机)(参阅PMBOK 5.2.2.6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
2.如果一个故事很大,我们有时候就称之为史诗故事(EPIC),史诗故事可以分为两个或者更多的小故事。
3.一个好故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INVEST模型)
a)独立性(INDEPENDENT)
b)可讨论的(NEGOTIABLE)
c)对用户或者客户有价值的(VALUABLE TO PURCHASERS OR USERS)
d)可估计的(ESTIMATABLE)
e)小的(SMALL)
f)可测试的(TESTABLE)
4.一旦用户故事被评估,团队就可以给每个故事分配用故事点(story point),一种常用的方法使用数列0,1,3,5,8,13,20,40,100来分配点数。故事点有个很好的特性是团队可以定义自己认为合适的故事点,团队决定故事当中有多少合适放在一次迭代进行开发。
抛砖引玉
例题:在第一次迭代结束时,一个团队完成了故事A,B,故事C完成50%,该团队的效率是多少?
故事A=5点
故事B=4点
故事C=2点
故事D=2点
A.10
B.9
C.11
D.7
解析:答案B, A+B=9, C不能计算其中,“完成的定义”的理解是敏捷项目管理非常重要的专用词汇,传统的项目管理偏好采用百分比来评估进展转态,敏捷方法论偏好完成了才能算,规避了传统项目管理中一种“常常汇报已经完成90%,但进度状态一直停留在这里”现象。
举一反三
1.你的团队速度是8个故事点,以下是业务价值确定的产品待办事项,你现在正在一个冲刺计划会议上,需要为下一次的迭代提交一个用户故事,下一次迭代你将选择下列哪个故事?
故事1 = 3个故事点
故事2 = 4个故事点
故事3 = 2个故事点
故事4 = 1个故事点
A.故事1,2,和3。
B.故事1,2,和4。
C.故事1和2。
D.故事2,3,和4。
2. 以下哪种驱动因素是决定故事开发顺序的最重要因素?
A.相对成本
B.客户价值
C.开发努力
D.依赖性
3.下列哪一选项最好地描述了一个好的用户故事的属性?
A.小,可估计,依赖性,可协商
B.可测试,可估计,可再生,有价值
C.可协商,小,可解释,评价表
D.有价值,可评估,独立的,小
老朱解析
1.答案B. 团队的速度是指一个迭代周期内完成的故事点数。速度可以很直观地展现团队是越来越慢还是快,或者停留在哪里。故事1+2+=8 正好等于8(速度),稳定的速度是乐意接受的状态也是推荐的。
2.答案B, 在敏捷方法中,把需求列入未完项。未完项上的用户故事或者任务都是排好顺序的,越靠上方越有价值,越要优先处理。在INVEST模型中,有价值是最重要的属性。有价值的标准必须由产品负责人(PO)以客户或者用户代表的角色认可这个故事的价值
3.答案D, 参阅INVEST模型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