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舵》第六问:大龄失业真的没救了吗?

发布时间:2021-06-20

职场变故真不少,最近失业特别多。这几天48岁“大龄失业高管男”致信市长一事引起职场阵阵涟漪,官方在公开信中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不少猎头公司也跃跃欲试,毕竟如果成功了也可以助人助己,“大龄失业就业难”一时成了顶流新闻,却也是一个不可回避却又十分棘手的问题。


就像这位高管男在信中提到的“我如今已经48岁了,绝大部分公司和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原则不会考虑录用我这样的大龄青年,我也尝试过自主创业,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1.jpg

解决大龄失业的难点在于我们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充分准备、去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我们似乎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工作,这时候似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再找一个与失业之前一样的工作或者类似的工作,这就像大龄男女相亲的模式,我们通常认为这种穷尽可能性的匹配方式,总有一款适合你的菜。提供职位和工作机会是看似简单、直接、有效的手段,能够安排介绍工作是亲朋好友或者猎头颇受欢迎的角色之一。


在过去二十年相对稳定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下确实颇为有效,也立竿见影、童叟无欺,一手交人一手交工作。然而工作机会只是职业发展多种影响因素产生的最后结果和表象,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商业模式和技术的迭代,当前的诸多职业困境已经无法用提供工作机会这一传统有效手段来解决。我们需要用职业因素重组的职场逻辑方法论来解决我们的职场困境。


正如之前《职业舵第五问》的文章中所提到:传统职业发展路径在更加充满竞争和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更加难以稳定维持,只有在组织处于业务稳定成长或有序扩张的情况下,组织型职业生涯的发展路径才有可能持续有效,当组织兼并重组、缩减裁员,很多优秀员工将不得不去应对职业发展出现的各种窘境。


而职业舵的核心就是帮助我们认知、控制、运用我们自己所有已有的资源,包括我们的职业动力、职业优势和职业关系,在当前的职场发展过程我们更需要的是发掘自身的特点形成独有的特质组合、能力优势和个人品牌,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工作技能和职场人脉。如果我们无法认知、控制、运用我们已有的,那么我们又怎能去应对多变的环境、多变的职业形态、多变的人情世故。


2.jpg


那么面临大龄失业的职场困境,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思考呢?我们就以上述的“大龄失业高管男”的案例进行初步简略分析,以便在分析过程中对职业舵的方法论获得相应的了解。


第一步:如何使用认知舵?


在探索认知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尝试各种不同的职业特质组合。


首先,我们需要探索并详细列出个人全方位的职业证据信息。


1. 硕士本科重点大学、上海人;

2. 外企工作20年,外企高管;

3. 一口流利英语,过硬的管理及业务能力,技术销售管理经验;

4. 18年离职;

5. 自主创业失败;

6. 二胎:高中、幼儿园,每月实际开支金额;

7. 领英、猎聘求职无果;

8. 偶尔挣到咨询费;

9. 可能的价值诉求:需要抚养孩子的稳定收入、为社会贡献个人价值。


虽然公开信中的材料有限且主要集中在个人经历方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有限的职业证据信息中交叉形成多种职业特质组合。


组合一:重点大学、外企高管、销售、咨询

组合二:英语、销售、幼儿园

组合三:英语、业务管理能力、自主创业

组合四:外企高管、自主创业、领英猎聘求职、为社会贡献个人价值

组合五:外企销售、管理能力、为社会贡献个人价值


3.jpg


第二步:如何运用优势舵?

在转换优势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尝试各种不同的能力转换:


1. 转换知识型能力:原行业产品知识、英语语言教学知识;

2. 转换过程型能力:咨询交付能力;

3. 转换结果型能力:销售交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


第三步:如何运用实践舵?


在管理实践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职业方向决策评估并制定各种不同的机会和风险方案。


根据第一步特质组合和第二步的能力转换,我们可以形成初步可能的职业选项:管理咨询、少儿英语培训、大学生求职辅导、行业高端猎头、公益组织项目管理等;然后这些职业方向需要由该案本人进行主观的职业决策和价值评估。如果不适合则需要更多的沟通交流探索更多的职业证据重新进行组合。最终在决策评估之后,我们则可以根据其结果制定相应的机会和风险策略。


以上的分析只是针对表面信息进行的初步探索。职业舵与其它传统职业规划的最大区别在于,在职业舵的逻辑体系之中最先出现的是属于个体的职业证据,然后根据不同的认知和偏好将这些职业证据形成不同的职业证据组合和能力优势,最后进行这些不同方案的决策分析从而导出相应的实践策略和方案,而不是先推出职业机会或职业目标进行匹配。


就像很多网上人士曾评论说为什么这位男士不能去开网约车、送外卖,从职业舵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位男士的职业价值诉求中没有短期极大的财务压力的话,网约车和送外卖等类似职业选项就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的职业证据组合之中,即使这位男士勉强从事了此类工作也不可能维持稳定的状态。


4.jpg


因此如果真的要来解决诸多“大龄失业高管男”的职场困境,那就还是需要在职业动力WHY、职业能力HOW和职业关系WHO这三个职业舵中最基础的职业因素进行细致的探索并收集职业证据信息,万万不能想当然,因为每个人的内外部环境不同、特质不同、主观偏好不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才能让职业困境得以有效的解决,让真正的职业幸福来敲门。


★NEWS★

后记:跟踪网上最近的新闻,案例中这位男士在当地就业促进中心的帮助下于今年4月找到工作,担任一家民营企业任市场部副总,当时还是比较满意。但工作了一个月左右,这位男士离职了,可能还是跟企业文化有关系。他觉得这样的企业氛围还是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