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舵》第八问:你孩子的专业选对了吗?

发布时间:2021-07-04

最近这两三星期以来,广大家长为孩子们高考选择专业成为热门又头疼的话题,一时间如何选专业也成为了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各路大神和大V们热议的头条。然而落实到每一位学子身上到底该选择具体什么院校专业确实是个费神的事。

大家通常认为自己思虑周密,十分理性,但是面临选择时只要我们对自己行为进行观察时,我们会发现在选择专业时常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小马过河

受到那些我们尊敬、崇拜或者经验人士的观点或意见的影响,就像小时候读的寓言故事《小马过河》,听了老牛过河的经验会觉得河水很浅没什么大不了,听了松鼠过河的经验会觉得河水深不可测,老师、父母或专家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每位学子都需要认知自己,认知自己是老牛?还是松鼠?还是小马?是在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渡河?认清环境和自己才能让我们在过河的时候有实力、有自信、有底气。

误区二:盲人摸象

仅从单一角度而不是综合考量所有的重要因素去解决问题,每个人只能摸到大象的局部,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摸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以及吸收他人的信息,用自己的认知逻辑和思路去思考并建立你的心目中大象的形象,不断减小与真实大象之间的差距。

许多人把职业稳定作为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唯一标准,我们青年时候我们的父母是这样设定的,我们成为父母后同样这样自觉不自觉又是这样设定,但是我们回头看一下,无论我们如何求稳,却求之不得,只有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才能不受限于单一认知所带来的局限,把握住职业发展的先机。

误区三:刻舟求剑

仅以固定的参考坐标作为基准点去分析问题,刻舟求剑看似用宝剑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其实什么帮助都没有,反而耽误了去寻求适合你真实情况解决方案的时间和精力。

任何决策都离不开这个决策所处的前提假设条件,如果这个决策的所处的环境变化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变化程度不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原有固定的路径去实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抄作业”。

如果题目内容不变,题目的顺序不变,我们甚至可以闭着眼睛抄作业。如果题型变化了呢?如果题目前后顺序变化了呢?如果题目超纲了呢?考试的时候你可以抱怨出题老师、可以投诉,但是进入市场、进入职场之后,你唯一可以改变的是你自己,不仅要改变你的能力,更要改变你的逻辑、你的行动、你的认知。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这些误区,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专业选择呢?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案选择四步法进行决策选择。

第一步:方案初选

必须让孩子成为专业选择决策的主角和责任人,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定是主角而父母是配角,必须由孩子在决策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多种渠道与熟悉相关专业和职业的人士进行沟通,收集有关个人认知和环境认知两方面的信息,父母可以协助提供各种相关的基础信息作为参考材料,最终孩子本人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反思、选择和决策,对院校专业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十个以内可供你自由选择的初步院校专业待选方案。

第二步:确定因素

确定影响院校专业选择的个人决策因素,包括正向因素和反向因素,可以从以下因素进行选择或自行添加,然后挑选出符合自己情况的个人决策因素。

1. 喜爱:喜爱该专业且对专业的学习内容和今后的工作内容感兴趣

2. 能力: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力优势且非常相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

3. 金钱:预期未来职业收入高低水平

4. 家庭或个人生活:能够平衡家庭或个人生活的需要

5. 价值观:该专业学习内容和未来职业环境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观

6. 未来远景:有助于实现未来的长期个人目标

7. 预期结果:达成目标结果的预期满意度

8. 预期成本:这个专业需要我付出的成本(体力、精力、时间、金钱、人脉)(注:反向要素在后续的计算中作为减分项)

第三步:确定权重

在第二步选择决策因素之后确定每个因素的影响权重,重要程度以从1至10分确定。

在初步确定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情况去确定每个因素的影响权重,而且在今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加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权重,包括职业动力、职业能力、职业环境、原生家庭等等因素。

如果我们的喜爱、价值观等职业动力方面不够强劲,权重比较微弱,这样就会加大外部经济环境、职场环境等因素的权重,进而放大这些因素对我们职业发展的影响,没有一个影响因素可以独大,除非我们放弃努力、放弃改变、甘愿向下,影响职业结果的因素不会只有单一因素,影响职业结果因素的权重也不会一陈不变。

我们职业发展过程出现困境时,可能会寻找影响因素和影响权重方面的理由,这些理由有道理吗?有道理,但是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动力、自己的努力的影响力权重发挥到极致呢?这个问题只能留给每个人自己来回答。

第四步:加权排序

针对第二步选择出来的各个决策因素按照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匹配程度进行打分,分数同样是1至10分;然后将各因素的得分与第三步的权重得分相乘,并将相乘后的分数累计求和,从而得出每个方案的总得分。

假设总得分为S,各影响因素为A、B、C……,各权重为a、b、c……,则计算公式为S=Aa+Bb+Cc+Dd+……。

最后,我们就可以按各方案的总得分进行高低排序,对比各方案得分高低顺序,将总得分最高的方案作为我们的首选方案,并列出我们的专业选择清单。

以上的四步决策法是我们在进行专业选择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决策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职业生涯决策的难点在于由于持续时间较长,一个早期的决策会产生持续的影响,并在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之后才看到结果。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每个人的个人主客观偏好、能力以及外部工作环境都会受到外部政治、经济、行业波动变化的影响。真正理性的决策取决于大量动态变化的情况,我们的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可能略好于猜测,但也并不完全准确,我们对于未来结果的预测可能只是一种对有限可能性的预测。

也许预料之外的事件会改变整个情况,无论怎样的理论研究,每个决策都有风险。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是,没有所谓的大多数人的命运,只有历史的进程以及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付出不同的努力,我们不能等到工作顺利时才去热爱工作,我们不能等到生活如意时才去热爱生活。

我们可以举出许多职业成功的实例,但是也许有人说这些例子都是特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特例,只要努力践行我们自己的目标、我们的原则、我们的价值观,我们都能够成为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