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点解析】区分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类型

发布时间:2020-11-08

区分项目生命周期类型


在《PMBOK®》指出“项目生命周期需要足够灵活,能够应对项目包含各种因素”。项目生命周期定义为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项目生命周期内通常有一个或多个阶段与产品、服务或成果的开发有关。这些阶段称为开发生命周期。开发生命周期可为预测型、适应型、迭代型、增量型。

具体特点参阅下图:
1604814919(1).jpg

《抛砖引玉》

例题:你目前在一个紧张的开发项目环境中,项目中有大量的变更,干系人持续地参与其中,需求和开发迭代速度很快,几乎每周都迭代一次,大家都工作得热火朝天。这属于哪种项目生命周期?

A.预测型生命周期

B.接驳型生命周期

C.迭代和增量型生命周期

D.适应型生命周期

《老朱解析》

答案D。

适应型生命周期也称为变更驱动或敏捷方法,其目的在于应对大量变更,获取干系人持续参与。适应性也包含迭代和增量的概念,但不同之处在于,迭代很快(通常2到4周),而且所需时间和资源都是固定。

预测型生命周期在项目规划阶段就明确了项目范围,然后基于明确的项目范围制定项目可交付成果的交付计划,接着通过各个阶段执行计划,通常每个阶段的工作本质上是有差异的。迭代和增量生命周期,也称混合型,先制定一个高层级的框架计划指导整体实施,每一次只详细规划一个迭代,不属于当前迭代的可交付成果留给后续迭代完成。

《举一反三》

1. 关于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它们通常是顺序的

B.它们不能够重叠

C.它们定义了将产生何种可交付成果

D.它们涉及从某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交接

2. 正项目阶段的哪个时点,验证先前的假设和评估风险的机会最合适?

A.阶段的收尾

B.阶段在任何时点

C.项目生命周期的收尾

D.阶段的开始

3. 用于适应型生命周期项目的可跟踪性,通常:

A. 包括使用用例去验收测试用例映射

B. 包括看板面板和/或用户故事

C. 包括商业需要和项目目标

D. 包括项目范围、产品开发组件和测试场景

《老朱解析》

1.答案B. 

顺序关系是指一个阶段只能在前一个阶段完成后开始。其按部就班的特点减少了项目的不确定性。重叠关系是指一个阶段完成前就开始。有时可用做“快速跟进”。迭代方法是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增量的方法是渐进地增加产品的功能。

2.答案D.

有些组织已经为所有项目制定了标准化结构,涉及项目治理的概念,项目治理是一种符合组织治理模式的项目监管职能,覆盖整个项目生命周期。项目治理框架中包括包括阶段关口或阶段审查流程。

例如:每个阶段都要有正式启动,指明该阶段准许什么,可交付成果验收标准;由管理层来审查和决定能否开始某阶段的活动;每个阶段的起点也是一个重新验证先前的假设和评估风险的机会。

本题的选择A是指阶段的结束可作为阶段交付成果的工作产品的转移或者移交。阶段结束点是重新评估项目活动,并变更或终止项目的时点,在很多情况下,阶段收尾需要得到某种形式的批准,阶段才算结束。

3.答案B.

选择不同的项目生命周期,对应使用的工具也是不同的。在敏捷方法中,用户故事和看板在敏捷方法中广泛使用。

用户故事是对所需功能的描述,用户故事描述描述哪个干系人将从功能中受益(角色),他需要实现什么(目标)、以及他将获取的收益(动机)。